自從歐巴馬參加競選以來,就跟網路脫離不了關係
連當了總統,還有人設計了一個非常可愛的網站
而且歐巴馬的圖案真的很像,而且嘴角上揚的角度還不一樣
網路關鍵字廣告在全球都有強勁的成長,Yahoo!奇摩2008年第一季的線上登錄關鍵字廣告業務,較去年同期有8至9成的高成長率。
從市調機構的資料數據來看,網路已經成為第二大媒體,也是唯一大幅成長的媒體;如果以消費者使用媒體的時間來看,2003年時消費者每天花在網路的時間約50分鐘,但到了2008年第一季,已經倍增為每日113分鐘。消費者觀看電視與上網的時間相近。而消費者取得資訊的管道也從報章雜誌、轉移到網路。
對中小企業及廣告主來說,如果要做行銷,電視、報紙的製作成本及取得成本過高,過去多半是發送DM直效廣告信函的方式來接觸消費者。但未來中小企業不妨考慮採用網路關鍵字廣告,因為這是一個「花費少、報酬率高」的行銷方式,只需要幾百元、幾萬塊就可以投入關鍵字廣告。
網路關鍵字廣告的威力與火紅程度,在近幾年一直是被關注與討論的話題。根據台北市網際網路廣告暨媒體經營協會(IAMA)最新公布的市調,關鍵字廣告今年較去年驚人成長59.4%,整體關鍵字廣告市場規模兩年內從五億元成長到近二十億元。主要的原因在於關鍵字行銷較能準確找到目標市場,並吸引群眾目光,相較於傳統的大眾媒體,網路關鍵字廣告更可以以較低成本完成。
雖然關鍵字廣告在行銷手法上可以快速被消費者吸收,然而比起電視或平面廣告,關鍵字較無法提升品牌形象;品牌形象對於廠商是很重要的指標,同質性高的商品如果沒有先形塑出品牌形象,即無法在廣大市場中脫穎而出。因此如何有效提升關鍵字廣告的效果與能見度,發揮其最大效益,在廣告行銷市場競爭劇烈的今日,顯得更為重要。
以往以關鍵字廣告為主要行銷手法的廠商,必須先思考行銷的目的究竟是提升品牌的好感度還是為了要促成銷售行為,再決定廣告要以關鍵字或電視、平面為主,但HSBC Direct利用電視與網路關鍵字,打造出強力搜尋(Power Search)的風潮,則成為新型態整合行銷的代表。
在去年九月上市的五週內,HSBC Direct就已經達到2006年的帳戶餘額業績目標,年度顧客目標數超過140%,不但被同業稱為「網路業界的典範」,同時也獲得天下雜誌舉辦的年度「eMarketer時代行銷王首獎」。究竟HSBC Direct如何辦到的?
一、 建立「簡捷有利」的品牌新定位
台灣叫做「部落格」、大陸叫做「博客」的blog,是一種門檻非常低、讓每個人在網路上自由發表文章的機制。
blog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獲得資訊、使用媒體的習慣。目前全世界有數千萬個blog網站,而且正以驚人的速度增加中;光台灣可能就已經數以十萬計。在這麼多作者的貢獻和彼此分享激盪之下,許多新的技術、發表、結盟方式也陸續出現,讓部落格變成許多人投入研究、發掘商機的熱門目標。
從媒體的角度來說,blog讓一般大眾擁有自己的發聲管道,原本每天退稿接不完的作者可能一夕成為明星,媒體也不再是每件新聞的第一線;更重要的是數千萬作者與讀者之間的排列組合關係。
對於行銷主管而言,這些以天文數字計算的可能性正是肥沃的樂土;只要找對切入點,要匯集全世界的目光、引發如潮好評(當然也可能是惡評)、即時獲得市調結果和用戶回應、減少顧客教育和服務支出、以較低的成本散發產品訊息,技術上都並不困難。
台北市網際網路廣告暨媒體經營協會(IAMA)昨(七)日公布今年及明年度台灣網路廣告市場概況報告。
今年度台灣網路廣告市場總量近五十億(四十九億五千萬),較去年成長三三.八七%;
至於二○○八年預估台灣網路廣告市場可望上看新台幣六十億元(五十九億八千六百萬元),較今年成長二成左右,而關鍵字廣告將是帶動明年度網路廣告成長的主要動力。
IAMA去年預估今年網路廣告市場總量為新台幣四十八億九千六百萬,但今年實際的數據比去年預估的要多出五千四百萬。
其中網站廣告約有新台幣三十三億五千六百萬,較去年成長二四.四一%,比去年預估的高出二億一千萬台幣;但值得注意的是,關鍵字廣告市場未如預期,今年僅有十五億九千四百萬,但關鍵字廣告佔整體網路廣告市場比例逐年攀升,今年達三二.二%。但金額比去年預估的十七億五千萬,低了一億五千六百萬台幣。
旅遊業、房市景氣回春,從關鍵字廣告也可看出端倪。根據入口網站業者調查,「旅遊業」及「不動產業」的相關關鍵字廣告,都大幅成長。至於在人氣關鍵字廣告方面,遊戲機Wii的魅力無法擋,各行各業搶搭Wii的順風車來行銷自家產品,讓Wii成為唯一上榜的產品關鍵字。
所謂關鍵字廣告是指,企業主付費給入口網站,讓企業網站在搜尋時排在較顯著的位置,消費者若透過入口網站的搜尋點擊該企業的網站,企業主就必須付費。台北市網際網路廣告暨媒體經營協會(IAMA)曾估算,今年網路廣告總營收上看50億元,其中約17億元便是關鍵字廣告所貢獻,幅度驚人。
入口網站業者日前發表2007上半年關鍵字廣告調查,綜觀上半年關鍵字廣告客戶數成長最快排行榜,除了名列第五的「專業服務」是去年就已榜上有名,其他四名都是新上榜的產業,其中「旅遊業」和「不動產業」的表現最突出,以逼近70%的成長率,一舉搶下排行榜冠、亞軍寶座;三、四名則分別是「民生消費性產品業」與「科技業」。由此可知,這5大產業在2007上半年度有越來越多業者積極投入,運用關鍵字廣告搶攻網路市場。
資策會分析師周文卿觀察台灣網友網路購買行為模式,其中以搜尋商品資訊與比價行為最為普遍,資策會的調查數據也顯示,有80%以上的網友,會自行比價後在最便宜的網站購買商品,50%以上的網友進行網路比價後再到實體通路購物,有48.2%的網友會被網路廣告吸引而購買產品。
網路互動特性也形成一股新興趨勢,台灣網友的購物行為已經逐漸走向智慧購物模式,不同於衝動式購物,社群經驗會主導網友的購物決策。因此,台灣逐漸發展出以部落格與知識網站,以使用者自身經驗來分享或推薦商品,商家也透過凝聚網路族群認同感,將為網路行銷新方向。
今天要聊的東西,可以簡單歸入這幾個字裏:意義之無存,詮釋之無能,實踐之無法,進展之無力。
我談的不是道德或政治,千萬別誤會。今天要聊的是生活產業。我姑且將跟生活有關的產品都概稱為生活產業。你可以從身邊觀察到的,例如:家電、運輸工具、柴米油鹽、食物飲料、服飾、房產、銀行等都包含在內。不要懷疑,這些看似理所當然的生活範圍正落在這4 個現象內:意義之無存,詮釋之無能,實踐之無法,進展之無力。它們可能是按部就班地落入這個絕境,可能是在某一個現象裡便永劫不復,例如實踐之無法。更可能是在計畫開始時,便落入了第一個階段:「意義之無存」,因而注定了徹底的無存。
現在已經比較少看到廠商會提供消費者該產品的「生活意義」。因為大多數的產品沒有特色,即使是新產品也幾乎跟目前市場上的現有產品相同,所以廠商幾乎不必承擔賦予消費者該產品提供的生活意義 (可以是樂趣、品味、功能等等等),只要該產品對自己的營收具利潤意義即可。
因為意義之無存,詮釋之無能是必然的邏輯。所有的宣傳或理念都是空洞的。當然,我們可以依賴消費者在第一階段以他牌的同品類商品,進行有關產品的自我教育,便會輕易地促使消費者全然忽略有關這其實是「新」品牌產品的詮釋。那促使消費者會選擇你,而非既有的商品的原因又會是什麼?
當環境保護這個議題正在由邊緣議題朝向核心重要主題的方向前進之時,很多企業雖非反其道而行,卻仍舊以能延遲則延遲的方式,不肯邁出那個能力所及且輕而易舉的一步。
怎麼個能拖就拖法呢?相信不用我舉例,你的腦子裡便可以立刻列出一堆例子:一些電子用品細分為幾代機、幾代機,而這代跟代之間不差超過5個月。顯然,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這逼著消費者代代消費的某些「代」可以根本不必推出,直接到下一代即可;這個問題的關鍵是不這樣推,廠商利潤會少了好多好多好多,但資源卻會節省好多好多好多。
像是報紙、電視之類的傳統媒體,見效與否幾乎全操之在媒體本身;只要內容好看、時段適當,幾乎就成功了一大半。但網路媒介除了內容之外,還必須挑選適當的技術和呈現方式,其餘的就得交給「人」了。
這裡所說的「人」,包含操作這些因素的核心人物、以及被這個行銷活動所打動的觀眾。因為這些觀眾掌握了一部分行銷者無法操控的媒介-個人網站、電子郵件,甚至書籤、圖片、即時傳訊交談等等。
許多網路行銷活動失敗的原因,在於廣告主忽視了「人」的因素、沒有找到好的規畫人員。這樣的結果,就像是一場沒有操盤者的選舉;在不知道何時該進、何時該退、何時該放耳語、何時該扮哀兵的情況下,以為只要把文宣和其他紙類武器撒出去,就一定能拿到票。這只能說是浪費資源,勝敗全看天意了。
在前幾次的專欄中,筆者提到過部落格行銷的一些特色與技巧;而部落格行銷只是整個網路行銷的一環而已,只是對於想初步嘗試跨入網路行銷的企業而言,部落格是一個比較容易入手(但並不一定最有效)的途徑。
在嘗試網路行銷之前,企業主或行銷主管不妨問自己幾個問題:
“你”知道“你”跟鄧小平、Bill Gates、George W. Bush、Bill Clinton、JFK、Hitler等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有什麽共同點嗎?答案是,“你”也被選為美國時代雜誌的年度風雲人物了!不要懷疑,就是“你”!
是的,2006年的風雲人物不是任何一個呼風喚雨的政治領袖,也不是某個改變世界的科學家
。2006年的風雲人物是透過新一代網路應用改變資訊傳播方式的你。正確地說,這個“你”
是我們每一個在網上寫部落格、分享資訊和互通訊息的人。沒想到吧?你也是那麽的重要哦!
因為今天要聊的話題很嚴肅,所以我們從一個笑話開始聊。
美國專欄作家Mary McCarthy在某一次(這種事發生過很多次)批評她的死對頭劇作家Lilian Hellman時說:「她所寫的每一個字都是謊言,包括and以及the在內。」
By Alan Sipress
Washington Post Staff Writer
Thursday, October 19, 2006; D01
網路日誌可作為一種便宜的行銷工具
作者:Jeff Wuorio
不久前,日記還是很私密的個人物品 — 在裡面寫下自己的想法及觀察紀錄,而且通常會上鎖藏在衣櫃中。
網路具有改變事物的能力。 如今,將記錄著個人想法、觀察結果與真知灼見的日記張貼在網路上,也許能讓您的事業大展宏圖。
網路日誌,或稱為較為人所知的「部落格」,已成為大小企業接觸讀者與潛在客戶的方法。許多企業已將部落格視為企業最有效率的發聲筒。